肝经

蠡沟穴

蠡沟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遗精,足胫酸痛等作用。蠡沟穴的位置: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详见本文图解蠡沟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

蠡沟的准确位置图片

蠡沟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蠡沟的位置

【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位,先在内踝尖上5寸的胫骨内侧面上作一水平线,当胫骨内侧面的后中1/3交点处取穴。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坐位或仰卧位。从内踝尖垂直向上4横指是三阴交穴,再向上约3横指处,胫骨内侧面的中央,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蠡沟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快速取穴图解(标准定位方法)

《针灸大成》内踝上五寸。足厥阴络,别走少阳。

《中国针灸学》内踝高点直上五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穴位解剖】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和大隐静脉。

蠡沟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
蠡沟的位置解剖图(图解)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皮下组织疏松,内行有浅静脉、皮神经和浅淋巴管。大隐静脉与隐神经伴行,并起自足背静脉网内侧部,经内踝的前方向上至小腿内侧面上行。下肢的浅淋巴管起自足趾,于足背、足底汇成淋巴管网。大部分浅淋巴管沿大隐静脉及属支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仅小部分浅淋巴管,沿小隐静脉汇入腘淋巴结。

当针刺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小腿深筋膜后,可直抵无肌肉保护的胫骨骨膜。或经胫骨内侧,直抵骨后小腿三头肌中的比目鱼肌。该肌由胫神经支配。

同身寸法】点击查看》》【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蠡沟穴 Lì gōu(LR5),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厥阴肝经。足厥阴之络穴。别名:交仪。

【穴位含义】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

“蠡沟穴”,“蠡”,瓠瓢也,此指穴内物质如瓠瓢浮于水中飘浮不定之状。“沟”,沟渠也,此指穴内物质运行循一定的道路。

蠡沟穴名意指: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分配而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性温,既无上升之力又无沉降之能,温湿水气在天部层次如漂浮不定之状,但由于其温度及所处的天部层次与胆经相近,因此此温湿水气分别飘行于肝胆二经,故名。

蠡沟穴04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稀少的水湿气体,性温热。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行于中都穴和别走胆经。

【功能作用】联络肝胆。
 

蠡沟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疝痛,小腹胀满,暴痛如癃闭,数噫,恐悸,少气不足,悒悒不乐,咽中闷如有息肉,背拘急不可俯仰,小便不利,脐下积气如石,足胫寒酸,屈伸难,女子赤白带下,月水不调,气逆则睪丸卒痛,实则挺长,泻之;虚则暴痒,补之。

【主治病症】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性功能亢进,遗精,遗尿,阴痒,阴挺,尿闭,睾丸肿痛;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

【其他疾病】下肢痿痹,胫部酸痛、足胫酸痛,梅核气,精神疾病,脊髓炎,心动过速,腰背部及膝关节急慢性损伤。

【作用功效】舒肝理气,调经止带。

【临床运用】蠡沟穴,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睾丸卒痛,遗精,足胫酸痛。

【蠡沟穴位配伍】蠡沟穴配阴陵泉穴三阴交穴,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胫部痠痛;蠡沟穴配太冲穴气海穴,有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气及睾丸肿痛;蠡沟穴配百会穴关元穴,悬灸或隔附子饼灸,有温阳举陷升提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铜人》针二分,留三呼,灸三壮。《下经》灸七壮。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方法】患者取最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两手拇指腹按压在两侧的蠡沟穴上,按而揉之,局部产生酸、胀、痛感,再屈伸踝关节,加强指压的感觉,然后用揉法放松。每次按揉5-10分钟。急性期每日2~3次。慢性期每日或隔日一次。

【针灸疗法】1、沿皮刺0.3-0.5寸。2、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3、沿胫骨后缘向上斜刺1.0-1.5寸,酸胀感可放散至膝。

【艾灸疗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悬灸法】取穴时仰卧位,使穴位充分暴露。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约3cm处,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每日1~2次。

当前文章浏览量: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特效穴

反射区

膀胱经

胃经

胆经

督脉

肾经

三焦经

脾经

大肠经

小肠经

肝经

肺经

心经

心包经

经外穴

任脉

冲脉

带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阴跷脉

阳跷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