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经

章门穴

章门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等作用。章门穴的位置: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详见本文图解章门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

章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章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章门的位置

【章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取穴方法】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即为此穴。

章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快速取穴图解(标准定位方法)

《针灸大成》大横外,直季胁肋端,在脐上二寸,两旁六寸,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又云:肘尖尽处是穴。脾之募。足少阳、厥阴之会。《难经》曰:脏会章门。疏曰:脏病治此。

《中国针灸学》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之下际。

【穴位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

章门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
章门的位置解剖图(图解)

同身寸法】点击查看》》【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章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脾经募穴,八会穴之脏会。足厥阴少阳之会。别名:长平,胁髎,季胁,脾募,肘髎,肘尖,后章门,季肋。

【穴位含义】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

(1)章门: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后章门名意与章门同,后是与脾经冲门穴的别称前章门相对而言的。

章门穴04

(2)长平:长,长远也。平,平坦也。长平名意指随肝经强劲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降落使腰侧腹部肌肉变为平坦之状。

(3)胁髎:胁,指穴在胁部。髎,孔隙之意。胁髎名意指随肝经风气扬散的脾土微粒由胁肋部位降落腰腹下部。

(4)季胁:季胁,小胁之意,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无它意。

(5)肘髎、肘尖穴:古有用肘尖点墨寻穴之法,肘髎穴、肘尖之名即来自该法。

(6)脾募:募,募集也。本穴为天部的脾土尘埃归降之处,故为脾经募穴。

(7)脏会:脏,指五脏的各种气血物质也。会,会合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弱小风气,此弱小风气中包含有五脏特性的五种气血物质,有属肾的水、属脾的土,还有其它脏腑传来的各种精微,为五脏气血的混合之物,故为脏会。

(8)足厥阴少阳之会:本穴物质不光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还有胆经辄筋穴冷降而至的水湿之气,故为足厥阴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和缓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降浊固土。

章门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肠鸣盈盈然,食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痛支满,喘息,心痛而呕,吐逆,饮食却出,腰痛不得转侧,腰脊冷疼,溺多白浊,伤饱身黄瘦,贲豚积聚,腹肿如鼓,脊强,四肢懈惰,善恐,少气厥逆,肩臂不举。东垣曰:气在于肠胃者,取之太阴、阳明;不下,取三里、章门、中脘。魏士珪妻徐病疝,自脐下上至于心皆胀满,呕吐烦闷,不进饮食。滑伯仁曰:此寒在下焦,为灸章门、气海。

【主治疾病】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此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泄泻,肝炎黄疸,肝脾肿大,小儿疳积。

(2)其他疾病:高血压,胸胁痛,腹膜炎,烦热气短,胸闷肢倦,腰脊酸痛。

【临床运用】经多年临床研究发现:章门穴主要用于治疗脾之虚症和肝之实症效果较好。

【穴位配伍】章门穴配足三里穴治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配天枢穴、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泄泻、消瘦;配肾俞穴、肝俞穴、水道穴、京门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阳谷穴、气海穴治肝硬化腹水、肾炎。

配梁门、足三里治腹胀;配内关、阴陵泉治胸胁痛;配足三里、太白治呕吐 (《腧穴学》)。

配足三里、梁门,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腹胀。

配内关、阳陵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配足三里、太白,有健脾和胃止呕的作用,主治呕吐。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铜人》针六分,灸百壮。《明堂》日七壮,止五百壮。《素注》针八分,留六呼,灸三壮。

【疗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刺灸法】章门穴,斜刺0.5~0.8寸;可灸。

【敲打章门穴】可以增加胆汁分泌,胆汁分泌多了,消化能力就强了,就能把多余的脂肪消化掉。此穴还是脾经的"募穴",募就是聚集的意思,这个穴位可以清肝火补脾。此穴还可以用灸法:艾灶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保健】用双手手指指端按压章门穴位,并且做环状运动。每日2次,每次2分钟。

当前文章浏览量: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特效穴

反射区

膀胱经

胃经

胆经

督脉

肾经

三焦经

脾经

大肠经

小肠经

肝经

肺经

心经

心包经

经外穴

任脉

冲脉

带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阴跷脉

阳跷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