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

神庭穴

神庭穴归属督脉,有缓解头痛、目眩、失眠、鼻炎、流泪、目赤肿痛、结膜炎、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神庭穴的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详见本文图解神庭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

神庭的准确位置图片

神庭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神庭的位置

【神庭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取穴方法】正坐位或仰卧位,在头前部,前发际正中直上量约半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正坐或仰卧位。从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拇指指甲中点处即为此穴。
 

神庭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快速取穴图解(标准定位方法)

《针灸大成》直鼻上入发际五分。足太阳、督脉之会。

《中国针灸学》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分。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神庭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
神庭的位置解剖图(图解)

同身寸法】点击查看》》【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神庭穴】Shén tíng(DU24),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别名:发际。

(1)“神庭穴”。“神”,天部之气也。“庭”,庭院也,聚散之所也。该穴名意指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来自胃经的热散之气及膀胱经的外散水湿,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督脉天部气血的会聚之地,故名。天庭穴名意与神庭穴同。

神庭穴04

(2)督脉足太阳是明之会。本穴物质主要为足阳明提供的湿热水气和足太阳提供的外散水湿,故为足太阳阳明之会。

【穴位含义】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聚集。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由本穴外散头之各部,小部分吸热后循督脉上传上星穴。

【功能作用】除湿化湿。

神庭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吐舌,癫疾风痫,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
张子和曰:目肿、目翳,针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翳者可使立退,肿者可使立消。

【主治病症】头晕、呕吐、头痛、目眩、失眠、鼻渊、鼻炎、流泪、目赤肿痛、结膜炎、癫痫、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作用功效】神庭穴,清头散风、镇静安神。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目眩、失眠、鼻渊、鼻炎、流泪、目赤肿痛、结膜炎、癫痫、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穴位配伍】神庭穴配兑端穴承浆穴缓解治疗癫痫呕沫;神庭穴配水沟穴缓解治疗寒热头痛、喘渴、目不可视;神庭穴配囟会穴缓解治疗中风不语;神庭穴配太冲穴太溪穴阴郄穴风池穴缓解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眩晕、失眠等病症。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风眩善呕,烦满”,“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太平圣惠方》:“风痫,癫风不识人,羊鸣,角弓反张,目上视不识人,头风鼻渊,流涕不止,头痛目泪,惊不得安寝。”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素注》灸三壮。《铜人》灸二七壮,止七七壮。禁针,针则发狂,目失睛。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日常保健】由于神庭穴的作用主要在于调控神经系统。按揉此穴,可以降低痛风者患肢疼痛的感觉。如果自己时常头脑昏昏沉沉,或者情绪波动很大,每天按摩此穴50—100次。该穴和上星穴的功效很接近,二者所处的位置也很近,当您感觉大脑迟钝、昏昏沉沉时,不妨按摩神庭穴,以提神醒脑。

【针刺方法】神庭穴,沿皮刺0.5-0.8寸(点刺出血)

【艾灸方法】神庭穴,艾条灸5-10分钟。

 

当前文章浏览量: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特效穴

反射区

膀胱经

胃经

胆经

督脉

肾经

三焦经

脾经

大肠经

小肠经

肝经

肺经

心经

心包经

经外穴

任脉

冲脉

带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阴跷脉

阳跷脉